国培赋能:县级物理教师的进阶之路
广宗县第二中学 郭荣佳
引言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作为一名扎根县级教育15年的初中物理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却也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遭遇诸多瓶颈。河北省国培计划的开展,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为我提供了突破自我、持续成长的宝贵契机。回顾参与国培后的历程,我在物理学科理论、教师专业技能、信息技术能力及教师专业化成长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一、深化物理学科理论理解,把握教学内核
(一)系统学习前沿理论
在国培过程中,培训专家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物理教育理论,如项目化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程设计理念。我认识到,物理教学并非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以往我更多地是直接讲解定律内容及应用。但学习项目化课程理论后,我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逐步建构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剖析教材深层逻辑
国培课程中对初中物理教材的深度剖析,让我对教材的编排逻辑有了全新认识。我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各章节在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备课过程中,我不仅关注知识点的传授,更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在电学部分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明白欧姆定律是对这些概念之间定量关系的总结,从而使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二、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打造高效课堂
(一)革新课堂教学方法
国培期间,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和参与教学研讨活动,我接触到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等。我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浮力”的教学中,我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以“为什么船能漂浮在水面上”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而开展实验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优化实验教学策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国培使我认识到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上,更要注重开展探究性实验。我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优化,增加了探究性实验的比重,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我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并分析实验数据。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技能,更培养了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增强信息技术能力,融合教学资源
(一)掌握多媒体教学工具
国培课程中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培训,我学会了使用多种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制作精美的PPT、运用AI动画和视频素材辅助教学等。这些工具的运用,使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讲解“光的折射”时,我通过播放动画演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光的折射规律,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探索线上教学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平台为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国培期间,我学习了如何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如在线授课、布置作业、进行测试等。我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学会很多先进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案例。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利用线上学习资源,如物理科普网站、在线课程等,进行自主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四、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持续发展
(一)参与教学研究
国培激发了我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我开始关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尝试通过教学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我参与了省级课题“基于初中物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课堂实践等方法,探索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在研究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其中一篇论文在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
(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国培的受益者,我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国培所学知识和技能分享给同事。我在学校组织了多次公开课和教学研讨活动,与同事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我的带动下,学校的物理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结语
河北省国培计划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平台,让我在物理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国培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为县级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更加精彩的教育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