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培计划> 优秀成果分享
国培计划

国培赋能促成长,蓄力前行绽光芒——2025年省级骨干教师国培成长案例

 

闫少波    河北省广平县十里铺中学


一、初逢国培:怀揣期待,踏上成长新征程

2025年3月14日,我带着对物理教学的热忱与困惑,踏入省级骨干教师国培的课堂。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常面临“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融入课堂”“怎样借助新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等难题。当看到培训课程表上郜建辉、李建雄等专家的讲座主题时,内心满是期待,仿佛看到了破解教学困境的希望之光。

报到当天,教室里来自各地的物理教师们相互交流,分享着教学中的点滴困惑与经验。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这场国培不仅是知识的汲取之旅,更是一次与同行们共同探索物理教学新境界的宝贵机遇。

 二、浸润国培:多维学习,收获成长新能量

(一)思想铸魂,课标引领。

夯实教育根本,明确育人方向。孙琳琼院长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讲座,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作为物理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在课堂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要融入家国情怀教育。比如在讲解“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可结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这一理念的注入,让物理教学有了更深厚的育人底色。

解读新课标准,把握教学方向。李建雄老师的《物理新课标解读及新课程实施探索》讲座,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新课标理解的大门。他深入剖析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内涵,强调物理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对比以往教学,我更多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思维、探究能力的培养。讲座后,我与同组教师热烈讨论,重新审视教学设计,思考如何在物理课程中融入科学探究环节,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师德浸润,技术赋能。

坚守教育初心,感受师德力量。李源田教授的《高尚师德是教师发展的强劲动力》讲座,让我内心深受触动。他分享的一个个师德典范故事,让我明白,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用耐心与爱心关注每一个学生。记得有位学生对物理缺乏信心,我尝试用鼓励的话语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国培后更意识到,师德体现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耐心的答疑,都是师德的践行。

拥抱人工智能,创新教学模式。张磊教授的《人工智能赋能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讲座,让我感受到科技对教育的巨大推动。他介绍的智能实验模拟软件、个性化学习平台,能有效解决实验器材不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问题。在“电路”教学中,可借助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安全、便捷地进行电路连接尝试,突破教学难点。培训后,我积极尝试使用相关软件,学生对虚拟实验的兴趣高涨,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

(三)教材与校本融合,科研与写作提升

创新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涵。王健老师的《初中物理新教材改革与校本课程的有效融合》讲座,为教学资源开发打开新思路。他展示的校本课程案例和探究活动,让我深受启发。回校后,我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带领学校物理组教师团队开发校本课程,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让物理课堂更具地域特色与实践价值。

突破科研瓶颈,提升专业能力。孙宝东教授的《中学教师提升科研写作能力的认知与途径》讲座,解决了我的科研痛点。以往撰写论文时,常因选题不准、方法不当而受挫。孙老师从选题、文献查阅到论文结构撰写,一步步细致指导。培训后,我重新梳理教学中的问题,确定“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策略”研究方向,尝试撰写论文,科研信心大幅提升。

(四)创新实验教学,落实核心素养。

自制创新教具,激活实验课堂。孙佩雄教授的《初中物理自制教具的创新思考》和阎学辉老师的《立足实验教学研究提高物理课堂质量》讲座,让我对实验教学有了新认识。看到用矿泉水瓶、吸管等制作的简易教具,既低成本又实用,在课堂上让学生直观观察现象,实验效果显著提升。同时,组织学生参与教具制作,激发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聚焦学科素养,优化教学策略。李莉老师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讲座,让我对核心素养的落地有了更清晰的路径。她提出的“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浮力”教学中极具实践价值。我尝试创设“打捞沉船”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学生在探究中不仅掌握了浮力知识,更提升了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

(五)教学评一体化: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教学目标

魏福林老师的《目标统领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研究》,让我认识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在“压强”教学设计中,我尝试先明确教学目标,再设计与之匹配的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既检测学生知识掌握,又评价其应用能力,让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六)中考分析与教学诊断:以考促教,精准提升

景世群老师的《基于中考数据分析的教学诊断与建议》讲座,通过详实的中考数据,分析学生易错点与教学薄弱环节。对比发现,学生在“实验探究题”中因表述不规范、思维不严谨失分较多。回校后,我针对性地加强实验探究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与表达能力,让教学更贴近中考要求,也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三、国培收获:个人与团队的双重成长

(一)个人成长:从教学执行者到创新探索者

国培前,我的教学多依赖教材与经验;国培后,我敢于创新教学模式,将新课标理念、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课堂,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核心素养培养。科研方面,也从畏惧写论文到主动探索教学问题、撰写研究成果。

(二)团队成长:从独立教学到协同共进

我将国培所学带回学校,与物理组教师分享专家理念、教学策略。组织“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研讨”活动,带领团队自制教具、开发校本课程。如今,组内教师积极交流教学心得,合作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团队教研氛围浓厚,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四、感恩国培,未来可期

20天的国培之旅,是我教育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在这里,我收获了知识、方法与勇气,更感受到教育同行的智慧与力量。未来,我将带着国培赋予的能量,在物理教学中深耕细作,既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者。也愿与团队携手,继续探索物理教学的新境界,让国培的成长之花,在教育的土地上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