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培计划> 研修动态
国培计划

冀津生物教学交流 课堂闪耀智慧光芒

4月24日上午,河北省生物骨干教师齐聚天津中学,观摩了两场别开生面的生物展示课,开启了一场跨区域的教学交流盛宴。

 首先,教师们聆听了李旭珂老师的实验课《观察叶片的结构》。课上,教学环节紧凑且充满探究性。教师设置多个任务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任务一,围绕探究叶片结构展开,学生们通过制作并观察菠菜叶横切面临时切片、迎春花叶横切永久切片以及韭菜或吊竹兰叶下表皮临时切片,对照教材仔细识别叶片的表皮、叶肉和叶脉等结构。学生们还需观察讨论上下表皮附近叶肉细胞的差异,并以绘图的方式加深理解。 任务二,是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学生们分析相关资料,深入总结蒸腾作用对于植物的重要性。任务三要求学生尝试以图示形式概述水在植物体内的“进出之路”,从根部吸收,经茎中导管、叶脉向上运输,再通过气孔以蒸腾作用散失,构建起清晰的知识体系。

image.png

  之后,教师聆听了崔妍老师的校本课程《植物标本的制作》。在这节课上,崔妍老师将课程内容精心拆解为多个任务。“压制标本”环节,教师详细阐释标本夹、旧报纸、瓦楞纸和植物材料的用途。标本夹用于固定植物形态,旧报纸吸收水分加速干燥,瓦楞纸防止标本霉变并维持平整。学生们遵循严谨步骤操作。实验期间,崔老师不断提醒学生,要使植物的枝、叶、花、果平展,部分叶片背面朝上以便观察细节,长标本可折成特定形状。每个小组需完成3株植物压制,组内成员紧密合作,最快提交作品的小组表现突出。

    进入“标本装订”环节,教师明确装订目的是确保标本长期保存并便于观察研究。学生们在台纸上精准选位,一般直放或稍作倾斜,并预留右下角用于粘贴标签。在台纸正面枝条、叶柄两侧选定位置,用铅笔标记后请老师协助用锥子打孔,再用针线将标本缝于台纸上,且每张台纸仅装订一种植物标本。之后,学生们认真填写包含植物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等信息的标本标签,并贴于右下角。最后,将装订好的标本放入自封袋并加入干燥剂包。每小组需完成2套标本装订,组内合作完成并推出最佳作品参与评比。
   展示课后,骨干教师部分成员与天津中学授课教师展开深入研讨。骨干教师们对展示课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就教学细节优化、课程深度拓展等方面提出诸多宝贵建议。双方围绕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话题热烈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与见解,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

image.png

   此次交流活动为冀津两地生物教师搭建了沟通桥梁,促进了教学理念的交融与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骨干教师今后的生物教学将不断汲取经验、创新发展,为学生带来更优质、高效的生物课堂,助力学生在生物科学领域探索求知、收获成长。


 

/平山县外国语中学 姚伟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