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培计划> 研修动态
国培计划

河北工业大学汪大云教授为“国培计划”生物班做专题讲座

4月18日上午,一场主题为“从物理看生物: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的专题讲座在国培生物班成功举办。主讲人汪老师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生动的教学案例,从物理与生物学的交叉应用、物理思维与创新人才培养、物理教学创新探索三个维度展开讲解,为在场学员们带来一场融通科学与教育的思维盛宴。  

image.png

物理与生物:学科交叉的奇妙联结  

汪老师以光的特性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物理学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他通过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阐释显微镜的基础设计,结合光的衍射与光栅结构分析高分辨率显微镜的成像机制,甚至延伸到DNA照片的拍摄原理;从电子波动性的角度揭秘电子显微镜的工作逻辑,层层递进地揭示了物理学工具如何赋能生物学微观世界的探索。汪老师强调:“学科边界并非壁垒,而是创新的突破口——物理定律为生命科学提供了观测‘眼睛’和解析‘语言’。”

image.png

物理思维回应“钱学森之问”:教学与战略需求的深度对接  

讲座中,汪老师引用钱学森先生的“世纪之问”,强调教育应满足于国家战略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他提出,物理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而需以“知识—能力—思维”为阶梯,重点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包括建模能力、量化分析意识和跨学科迁移能力。“物理学的简洁性与普适性,正是破解复杂生物问题的钥匙,也是培养未来科学家核心素养的基石。”这一观点引起了在场教师的共鸣。

创新教学实践:融合资源与模式突破  

在实践层面,汪老师分享了其团队开发的“多点融合”课程资源,将物理原理与生物应用案例有机整合,如通过光学实验模拟细胞观测。他重点介绍了OPPA(目标—准备—探究—评价)教学模式,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跨学科知识网络,现场展示的课堂案例凸显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image.png 

讲座结束后,参训老师围绕跨学科教学设计展开热烈讨论。多位教师表示,汪老师的实践为新课标下的学科融合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 汪老师的讲座以“物理之眼”窥生命之美,用教学创新回应时代之问,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路径。                                            

文/任丘市于村镇陵城学校 廉亚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