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培计划> 研修动态
国培计划

国培计划物理班学员赴天津一中学习观摩 ——津冀共教研,让物理课堂绽放思维火花

3月28日下午,河北省“国培计划2024“中西部骨干项目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初中物理)培训班的教师们冒着雨雪来到天津市第一中学,开启了一场津冀教研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听课、互动评课交流环节,深入探究新课标初中物理真正落地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跨学科实践的实施。天津一中非常重视,盛祥平副校长亲自迎接学员做具体指导,徐玉洁副校长全程参加教研活动,回答老师们提问,与老师们一起倾心交流。

在公开课展示环节,来自一中的李翰廷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李老师以"听话的气球"魔术引入,引发学生好奇心,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李老师多媒体演示蜡烛、鸡蛋、和螺母在液体中的最终三种状态引出物体的上浮、悬浮和下沉。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从力的角度分析究竟是什么条件使物体处于三种状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出物体浮沉的两种条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意识,李老师依托课本小实验让学生通过体验鸡蛋的浮沉、铝箔造船、潜水艇的揭秘等动手实验,强化了学生科学探究。在造船比赛和揭秘潜艇操作的环节体现了工程与技术的结合,并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契合了课标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要求。从受力分析、排水量计算体现知识的层层递进,注重了学生思维的进阶,在造船、装货比赛中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体现了劳动创造的价值理念。铝箔造船、潜水艇揭秘优化的过程,隐含了工程的美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仅关联我国的造船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在造船比赛中强调工匠精神,融入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体现五育并举。李老师在课堂结尾又将课本知识升华到了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的结合,在潜移默化当中融入课堂思政。从造船、排水量计算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理解了物体浮沉的原理,还学会了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李老师以分组探究实验为核心,将数字教材与传统实验深度融合,通过巧妙运用动画演示、视频、平板投屏等技术手段,实时展示学生实验成果,并及时激励评价。

在评课环节,大家对李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李老师的这堂课,就像一座知识的桥梁,连接着物理理论与生活实际;又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大门。它让学生明白,物理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蕴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要细心观察、勇于探索,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与乐趣。

image.png

本次研讨交流活动不仅搭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更通过课例展示与经验分享,为落实"双减"政策、推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了实践范本。'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融入课堂,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科学魅力,在实践中提升思维品质。


文/沧州市肃宁县砚昌中学  张青恩

分享到: